安藤老師(ANDO SENSEI )於 2002年12月中旬訪港。留港期間,香港劍道協會很榮幸能夠邀請安籐老師為我們主講兩天的劍道研習班。以下是記錄老師於研習班與我們分享他的一些經驗和意見。但大家必須注意這些都是安藤老師的個人意見和經驗,所以若大家對某部份意見有疑問時,最好是向自己的導師或前輩請教和討論,以下的記錄僅供大家參考之用。
第一天(17/12/2002)的講題主要是集中審判的研習。要點如下:
在團體戰時,紅白雙方的參賽者同時進入比賽場中,直至距離白 線1米(meter)左右停下,然後行禮。
參賽者必須注意自己衣著是正確和齊整。
若甲方先打“Men”,而後乙方打“Do”,審判須先決定甲方打的”Men”是否有效。若審判認為這“Men”是無效,那麼,便須立即決定乙方的“Do”是否有效。因此,審判的反應必須要快。當決定第一個攻擊無效時,便須立刻決定第二個攻擊或還擊是否有效。
比賽時,若其中一方參賽者的竹劍跌在地上時,審判便需要給予跌劍一方一個犯規(Hansoku),原因是跌劍的一方不能控制自己的竹劍。但須注意的是,若竹劍仍在空中而未跌落地時,這仍不算是犯規的。 在比賽中,若甲方輕易的被乙方推出界外,審判應給予甲方一個犯規,原因是參賽者不應該那麼輕易地被對方推出界外。但是若甲方是被乙方粗暴地推出界外,那麼,審判則因為粗暴的行為而給予乙方一個犯規。 在比賽中,審判須隨著參賽者的移動,處於最佳的位置,以便從不同的角度來清楚觀察和判決。此外,觀察時,需要從整體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從片面的角度。審判在判決時,必須大聲呼叫和動作明確,例如:舉旗時,雙手要直。
比賽時,若出現tsubazeri的情況時,審判需要決定雙方的tsubazeri動作和姿勢是否正確。若雙方的動作皆是不正確的,那麼,雙方都應被判為犯規。但是,即使雙方的tsubazeri動作是正確,但若雙方明顯的在等待或浪費時間,那麼,審判亦可判雙方為犯規。因此,比賽雙方應盡量縮短或結束tsubazeri的時間,以便作進一步的攻擊或動作,而不是只等待或拖延時間。
若審判發現選手的竹劍,劍弦因雙手移動而歪了,審判須向此選手指正其動作。若此選手仍沒有擺正其竹劍的劍弦,那麼,審判便不需再作出任何提醒。在此情況之下,即使這選手能擊打對手的打突部位,但由於其劍弦歪了,即是以竹劍無效的部份來擊打,所以也不會得到有效的一分。
審判員必須留心觀察,以便作出判決。若選手的動作太快時,才依靠擊打的聲音來幫助判決。但重要的還是要靠觀察雙方的動作而作出決定。
安藤老師提醒我們無論在比賽中或練習時,須注意雙方在蹲踞(sonkyo)之後,彼此的竹劍之間是應該有一定距離的,以便雙方開始時有足夠的距離來作攻擊的準備和氣合的培養。
安藤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對審判的技巧多點認識和理解。老師認為比賽的勝負不是由審判員決定。審判員的責任是要將參賽者表現的結果正確地反映出來。
老師對劍道的體驗是:“劍道好像是人生”。人生的經驗是視乎不同的年紀和階段的。正如劍道亦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領略一樣。劍道主要依靠體力(physical)和精神(mental)方面。當年青人開始練習劍道時,會著重體力方面。但是年紀大的人在練習劍道時,則會比較著重精神方面。無論是那方面,重要的是要努力不懈地修練,一點一滴的累積進步的成果。 第二天(22/12/2002)的講題主要是集中劍道形的研習。要點如下:
目前,居合(Iai)和劍道形(kata)的立/坐禮還沒有統一的。有待進 一步的討論和制定。 右手拿著木刀行坐禮時,原則如下: - 若正面(shomen)在左邊,須以左腳跪低,木刀則放在自己的右邊,木刀的刀鋒應向著自己,若正面是在右邊,則以右腳跪低,木刀應放在自己的左邊。(要點是自己的木刀不要向著正面。)
- 跪坐時,輕輕的放低木刀,不應發出聲音。避免發出聲音時,可先將劍尖放於地上然後才將整柄木刀平放在地上。木刀與自己的膝頭距離若一個拳頭的位置。
- 由於木刀不是直,而是有一定弧度的,所以其劍線應該是由劍鍔(tsuba)與劍尖連成一條直線為準。拿著木刀指向對手時,應是以上述的劍線指向有關部位。另外,木刀的一足一刀距離是以雙方木刀的劍尖剛剛碰到的為準。 在練習劍道形時,打太刀(uchidachi)作為先生或指導者,應該站於上席位。仕太刀(shidachi)作為學生,應站於下席位。 劍道形可以鍛練我們的呼吸、氣逼和將劍道的技巧(Waza)應用於竹劍劍道之上。練習劍道形時,彼此的眼神應該是任何時間要盯著對方。 練習劍道形(包括長刀七式及小刀三式)時,要有一定的節奏。而每式的節奏亦有不同,尤其是做Waza的動作時,便需要較快的節奏。
一本目 要點:
~打太刀由左上段姿勢斬向對方時,須先看清楚才揮刀,以免誤傷對方。
~ 當仕太刀避開打太刀的攻擊後,必須一氣呵成的作出還擊。
~ 雙方完成有關動作之後,木刀均指向對方膝頭以下的3至6cm的範圍。
(8) 二本目 要點:
~當打太刀攻擊時,仕太刀須向左斜退一步,然後向打太刀的小手作出還擊。退後及還擊的動作需要即時和連貫的。
(9) 三本目 要點:
~打太刀和仕太刀以下段構形,向前行三步後,雙方的劍尖需要有一個拳頭位的距離。這是因為當雙方由下段變為中段時,彼此的距離便會自然成為一足一刀的間距。
~當打太刀向仕太刀的”水月”位直刺時,仕太刀應以木刀突出的部份,即鎬(shinogi),截箸和卸開打太刀的劍。因此,仕太刀便有空位施以還擊。打太刀分別以右邊和左邊回應仕太刀的還擊時,身體會有輕微斜身。
~ 仕太刀以三步追逼打太刀時,應一邊向前,木刀一邊提起,直至指向打太刀的眉心位置。
~ 當仕太刀退後三步時,應注意距離,以便回到中線。
(10) 四本目 要點: ~ 打太刀擺八相(Haso)架式,劍鍔應距離口部一個拳頭位。仕太刀則擺協構(Wakigamai)架式,刀鋒向下和斜,劍尖比下段還低。雙腳的距離要拉闊一點,以便更穩定。
~雙方行三步後,彼此向對方的面斬落,然後,回復一足一刀的距離。在這過程中,雙方的劍仍需要互相壓逼。
~ 打太刀刺向著對方的右肺。在刺之前,其動作是有點壓開仕太刀的劍才刺出。
~ 仕太刀卸開對方的刺擊後須立刻還擊。
(11) 五本目 要點: ~ 打太刀向仕太刀的面斬落時,時間須掌握得恰到好處,即不要太快或太慢。
~ 仕太刀的劍尖指向對方左拳的位置,刀鋒則輕微斜向左邊。
~ 仕太刀以木刀的鎬擦開打太刀的攻擊後,必須立刻還擊。
(12) 六本目 要點:
~當打太刀擺出上段後,須立刻擺回中段架式,並必須向仕太刀的小手作出攻擊,動作要一氣呵成。
~仕太刀回應對方的攻擊時,須以木刀的鎬撥上(而不是拍開)擦開對方的木刀,然後作出還擊。
~ 打太刀主動退開,仕太刀跟箸擺出左上段架式。
(13) 七本目 要點:
~當打太刀向仕太刀的胸口刺擊時,仕太刀全截箸對方的劍。雙方木刀的高度應大概在肩頭的位置。
~當打太刀向仕太刀斬落後,應該停頓片刻,才回頭向自己左邊,即仕太刀的位置望去。打太刀及仕太刀的呼喝聲應該是差不多一齊發聲的。
~ 應特別注意3、6及7本,因為較易離開中心的位置。
~仕太刀擺的協構架式與4本目的是不一樣,因為是站著和跪低的分別。7本目的協構的劍尖比4本目的為高,否則,劍尖便會觸到地面。 (14) 小刀(1本目) 要點:
~ 當仕太刀準備將長刀換成小刀時,打太刀應該以蹲踞的姿勢並手握長刀等待仕太刀換刀。
~打太刀一邊向前行,一邊提起劍向仕太刀斬落,動作之間是沒有停頓的。這是因為長刀和小刀的優勢不同。當彼此距離變近時,小刀的威脅會變大,所以握長刀的須立刻作出攻擊。
~仕太刀以半身中段,小刀指向對方的面(眉心)部位。以半身中段架式,是為了將自己手臂延長一樣。氣勢上,仕太刀以小手逼入打太刀,因為縮短彼此的距離,才可以用小刀斬向對。
~當打太刀斬向仕太刀時,仕太刀以小刀鎬的部份;卸開對方的攻擊。握刀的手指不用放鬆,否則,可能會因握刀不穩而被打到面部。
(15) 小刀(二本目) 要點:
~仕太刀以半身中段,小刀指向對方的胸。 ~打太刀從下段提起劍,而仕太刀則以小刀壓下及有逼入之勢。在這情況下,打太刀不能向前進或提劍向上,所以惟有退後一步,並擺出協構架式,和作出攻擊。 ~仕太刀握著對方的手臂,位置是手較上一點的地方。握的力度是由上壓下。彼此盯著對方。而握小刀的右手是傍著自己的右腰,正面向著對方,而小刀劍尖則指向對方的喉嚨部位。
(16) 小刀(三本目) 要點: ~打太刀行3步,當行完3步後,須立刻斬向對方。仕太刀回應對方攻擊時,有四個技巧,包括
( i ) suriage
( ii ) 撥向左邊
( iii ) 撥向右邊
( iv)小刀沿著長刀滑至長刀的劍鍔位置。
此4個技巧要掌握得時間恰到好處。
~ 打太刀握長刀的左手不可以太鬆,否則,在仕太刀還擊時容易失手將長刀跌在地上。 日期: 31/12/2002 |